作者:守一
为了忽悠学生报名,前些年某些公考培训机构推出所谓的“不过包退班”,可等到学生争取申请退费的时候,却千难万难。据媒体报道,最近某公考培训机构还想出了新办法,在旗下小程序上架二手电脑、白酒等物品,曾申请培训班退费但未收到的学员,可通过选购上述物品抵消退费。
过去为了快速吸引学员、争夺现金流,培训机构想出“不过包退”这样的噱头。其实理智想想,当初这个模式就涉嫌公然欺诈,因为学生能不能真的考公“上岸”,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,根本不是培训机构自己努力就能打包票的。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,只有源源不断有人来缴费才能玩得下去,市场竞争一激烈、或者报名的人少了,游戏立刻就会崩盘。可以说这个模式的出现,就注定了此后现金流迟早断裂的结局。
在现金流断裂之后,该培训机构不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,兑现自己的承诺,而是将偷奸耍滑进行到底。用这些二手电脑和白酒抵债,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们的二次伤害。因为这些东西本身未必是学生需要的,而且质量还难以保证,定价权又完全在机构手里,不是市场博弈的结果。说白了,就是培训机构用很鸡贼的方式勉强给学生一个交代,好逃避自己的责任。对有些讨要学费很久一无所获的学生,也只能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态,拿点东西脱身。
对公考培训机构的这种做法,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关注和合理处理。理论上这是培训机构对消费者权益的再一次侵害,应及时加以制止,可是在现实中,监管部门可能也确实有一些无奈和顾虑。这类培训机构,至少账面上是走到了“山穷水尽”的地步,直接破产跑路的也大有人在,如果逼得太狠,这机构也破罐子破摔,消费者权益还是得不到保障,有没有更好的对策,相关部门还要细致探索。
现在对于培训机构的预付费政策,很多地方的监管已经有了应对之策。比如,预付费不能超过一定的金额,这些预付费应该存入专用账户,在培训服务未完成、消费者不同意的情况下,培训机构不能将专用账户的资金挪作他用。这些规定若真正落实到底,是能有效避免这些机构搞击鼓传花游戏的。
除了专用账户之外,对像“不过包退班”这种明显不合常情、有欺诈嫌疑的培训,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也该多加警惕。这明显是不择手段招徕客流量的恶性竞争,最终的恶果,可能还得是消费者买单。总之,在某些培训机构耍赖姿势一展露的时候,监管就要及时回应,把不纵容商业行为投机钻营的态度一以贯之。(守一)
责编:刘朝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