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将“不敢生”变成“我要生”

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,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人,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,创历史新低,总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,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下降,出生率持续下降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一路下跌,于2018年跌到1.5左右的低生育率水平,而2020、2021年分别为1.3、1.15,2022年甚至跌破1.1,全球倒数。低生育率将导致劳动力萎缩、老龄化加速、人口即将见顶、人口红利消失等诸多问题。

从现实看,80、90后作为生育主力,绝大部分在养老方面面临着赡养4位老人的压力,在生活方面除了要承担时间成本、精力成本和事业机会成本的多重压力外,还有教育、住房、医疗三座抑制生育愿望的大山,综合权衡下,生二孩或者三孩让不少80、90后家庭望而却步。以学前教育为例,2014年民办幼儿园占比73.94%,2020年仍占比64%,按教育资源平均分配推算,生两个孩子就会有一个孩子读民办幼儿园,一个家庭就要承担一倍甚至两倍的教育费用,还是在未考虑学区房、培训费等情况下。

二十大报告强调,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”和“优化人口发展战略,降低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”充分反应国家对人口问题的重视。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,人口因素是长周期、慢变量,但势大力沉,所以要解决人口发展问题,就要解决不敢生育、不想生育的问题。

一是要切实采取有效支持生育政策的措施,实质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。如采取生育现金补贴、普惠托育服务供给、辅助生殖纳入社保、休假激励、女性就业权益保障、教育改革等。二是要尽快实行鼓励全面放开生育的相关配套改革,进一步推动落实产假、哺乳假等制度,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、配偶陪产假等奖励假的待遇保障。三是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建立长效机制,强化“人地挂钩”,避免货币政策“放水”刺激。根据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、中期看土地、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,应根据城市地产库存去化周期采取不同的供地节奏,并强化常住人口增减与土地供应的“人地挂钩”,保持货币中性适度、避免“放水”刺激。四是提升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房等财政民生支出比重,并优化支出结构。比如,加大学前教育投入,大力增加公立幼儿园供给,并将九年义务教育延伸至十二年义务教育,降低教育成本,并推进人力资本提升。

作者:李响

免责声明: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长征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作者和长征网共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长征网”。纸媒使用稿子,须告知本网站,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,由纸媒支付稿酬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XX(非长征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。长征网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,所有投稿的作者,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