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终于走进了艺术之门

文中插图皆来自一诺新书《力量从哪里来》

写在前面

本文内容来自我为好友亚楠新书《妈妈都是艺术家》写的序言。我的新书《力量从哪里来》的插画就是得益于亚楠的美育课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全村的直播,到时候也会有优惠给到大家。

对儿童艺术教育、家庭美育、画画感兴趣的家长或者个人,都可以关注。点击按钮预约直播,开播会收到提醒。

如果在半年前,亚楠让我给她的讲艺术的书写序,我是万万不敢的。因为力有不逮——用孩子的话说,有力气也逮不住。

有两个东西我到中年也没有入门,一个是艺术,一个是历史。

一方面我明白它们很重要——对自己很重要,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;另一方面,这些领域又给人一种高冷的压迫感——博大精深,浩如烟海,非凡人可入。

一方面似乎到处都有材料,有课程,有老师,家里也买了很多书,也上过各种课;但另一方面,每次学点东西,感觉只是从大海里舀起的一瓢水,眼前的一瓢看得懂,但是哪怕看了五瓢十瓢,和大海似乎也没什么关系 。大海还是在那里,无边,高冷,神秘,陌生,无门可入。这种学法,也让人感到沮丧。

过去半年里,很神奇的,这两个东西我都摸到了门。摸到艺术之门,是因为亚楠。和我们这代的很多人一样,我小时候“学”过一点画画,当时觉得这是一项技能,自己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,也不算艺术爱好者。后来大概在 2013 年,我开始理解艺术就是表达,于是重新开始画画。那时候工作很忙,我出差时都带个小本子,得闲的时候就画自己看到的小东西。那时候算是“敢”画,但是不“会”画。

几年前,亚楠搬到北京郊区的乡下住,我觉得真是酷极了,于是周末常常带孩子去亚楠在乡下租的小院,孩子们有的玩,我就蹭艺术家同学的免费的材料画画。亚楠其实不是个称职的老师,从来也不“教”我什么,只是说“你随便画吧”。

后来新冠疫情暴发,我们都在美国,很是颠沛流离,她一个人带俩孩子,住在俄勒冈的小镇,中途搬家,遇到山火,孩子踢球骨折,同是妈妈,我想想都头大。但是看亚楠的朋友圈,还是天天有画,我们开玩笑说,这岁月静好装得可真不错。

去年冬天的时候,亚楠来我家,和孩子们一起画画,她问孩子们什么最难画,孩子们讨论一番之后说,水最难画,然后特别神奇的,亚楠从我家书架上拿下来一本南宋马远的《水图》。对,我一直有这本书,不知道什么时候附庸风雅买的,放在书架上自己都不记得了,也从来没看过!

她和孩子们打开画册,一幅一幅地看里面的十二水图,我也一起凑热闹。江河湖海的水,平静的,汹涌的,通通可以用简单的毛笔线条勾勒出来,而且那水似乎是活的,让人感叹需要多少观察和尝试,才能这样用纸和笔,用简单的线条展现这自然的奇景,真是叹为观止!

也就是在那一瞬间,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,千年前的画作,在今天来看没有一点距离感,当年的江河湖海,当年的那个瞬间,似乎就在眼前。

也是从《水图》起,我开始理解线条,于是跟着亚楠一起从线条开始,重新观察,从写生植物开始,重新画画。如果大家写生过植物,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植物的那种不可言说的天然的结构美。我记得之后的一个周末,我带孩子们去爬我们常去的一座小山,中间休息的时候,我抬头看两旁伸展上去的树枝,看那交叉的枝杈,突然似乎看到了以前从没有看到的美。

本来只是野外随便的一棵树,但是当你好好去观察,就会发现哪怕是最普通的一棵树,每根枝干、每片叶子的安排,都恰到好处,那或舒展、或折起来的叶子,顺着它们的每一个线条看去,都那么灵动,真是美不胜收。 我很兴奋地给亚楠发消息,说我今天看植物,如此这般,真是太美了,她悠悠地回了一句:“嗯,看懂了。”

从那一天开始,我觉得自己摸到了艺术的门,不是因为知道了哪些流派,了解了哪些理论,而是在自己有了一些小小的积累以后,开始“看懂”了。

先看懂自然,然后重新体会如何用纸和笔去表达自然,从自然里最不起眼的小局部开始,从最简单的线条开始。慢慢地我的画也不一样了,不仅是因为技巧有什么提升,而是“活”起来了。 我有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。兜兜转转几十年后,终于因为这一个“看懂”而入门了。浩瀚的艺术大海,于我而言不再是一团迷雾,而是可以就我的眼睛和感受而展开的航程。

艺术世界也不再是高冷陌生的,因为我能够欣赏,而成为只为我渐次展开的美景。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,但是亚楠的方法,对我来说特别受用。

一旦你可以与之产生自己的联结,艺术的关联性似乎就是一张网, 有迹可循了。

所以当我看亚楠的这本书的时候,一方面重温了一遍入门的幸福感,另一方面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意识到的关联。亚楠娓娓道来,有历史,有故事,有生动的人,生动的作品。最重要的,是和我们这样不是艺术家的普通人有关联,让人觉得艺术的世界不再遥不可 及,是美好而又亲切的。 回到那个“看懂”了的周末,看懂那些枝杈的一瞬间,我感到无比兴奋,又无比宁静,很奇妙。其实很多妈妈的生活,都是一地鸡毛。亚楠一个人带着两个半大孩子,这些年来,生活的挑战更是无处不在。

我记得当年看到亚楠在北京乡下租的小院,第一感受不是这里多美好 (当然很美好),而是这搬家是多大的工作量!孩子帮不上什么忙,她一个人是怎么搞定的啊?我想,在颠沛的生活里能“装”得出岁月静好,大概就是因为在每次拿起画笔的时候,这种内心的宁静的积累吧。所以我想,艺术对于妈妈们的意义,是在世界的大美里找到和自己的联结,而这联结,有生命的无穷力量。

亚楠老师写在后面

画画这事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多少学过,但很多学习的方式是见木不见林,以至于越学越隔。我想只消把每个人的“硬件”稍作升级,看见这令你感动的世界,自然就有表达的热情和冲动。

这些年带着大家画画的过程中,时不时有人惊喜地告诉我一诺文中所说的“看见了”的那个瞬间,我想那才应该是艺术和绘画学习开始的地方。

免责声明: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长征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作者和长征网共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长征网”。纸媒使用稿子,须告知本网站,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,由纸媒支付稿酬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XX(非长征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。长征网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,所有投稿的作者,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