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总能达成目标的人,做对了什么?

2022 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,你制定的新年计划还在执行吗?

如果你依然在执行着,那么恭喜你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人!

斯克兰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:大约只有 8% 的受访者能够完成他们定的新年目标。如果你能够完成新年目标,就超过了 92% 的人!

完成目标,看起来不怎么起眼,但真正执行下去就很难,因为你不仅需要行动力,而且还要长期坚持。

我的一位前同事,已经工作 5 年了,前年 8 月份突然裸辞,说自己要备考北师大的心理学研究生,我当时心想她真有勇气,本以为她需要再备战一年,没想到在第二年就收到她考上了的消息。

还有一位朋友,从我认识他开始就一年比一年胖,去年年初他说自己要减肥,因为近几次体检,脂肪肝什么的都有了。一开始我对他没抱多大希望,因为我朋友圈中所有嚷嚷要减肥的人没有一个成功的。但仅过了半年,我再见到他,他就已经瘦了一大圈,整个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特别好。他说自己每天都在健身房运动半小时以上,没有一天落下。

我特别佩服他们。反观大多数人都是年年立 flag 年年倒:计划一年读 xx 本书,写 xx 篇文章,学会 xx 技能,减肥 xx 斤…… 一开始可能还会有所行动,但没过多久就放弃了,年底一看,又啥也没干成。

比如我自己,每每看到自己定的目标没有完成,就痛心疾首,自我谴责,但第二年还是这样。不停立 flag,然后无法完成,接着陷入自我内耗中。

从去年开始,我就放弃立 flag了,只关注自己做的事情,努力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预期。 没想到,结果出乎我的意料。去年一年,我读了大概二十本书,写了十几万字,甚至有规律地运动了起来!

后来我反思,为什么当我不立 flag 的时候,反而做成了很多事情。

01 

没有“实际意义”的 flag,遇到点事儿就倒了

什么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flag?

比如,“一年读 xx 本书”,这种就属于典型的没有实际意义的 flag,因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,不解决任何问题。很多人喜欢找书单,我也是,总是搜罗一堆大 V 推荐的书单,然后把这些书都找出来计划一年读完,结果读到第二本就不读了,为什么呢?因为这些书我并不感兴趣,它们也不能解决我的问题。

再比如“学好英语”,我之前一直有学好英语的执念,因为我觉得英语说得好的人很酷,但是 n 年过去了,我也没有把英语学好。为什么?因为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它,它既不重要也不紧急,任何事情都能排到它前面,所以就会一拖再拖,直至放弃。

还有运动健身,我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动过,也是因为不是刚需。我是易瘦体质,经常大吃大喝也不胖,所以运动减肥在我这里几乎用不着。但是我去年却开始健身了,因为我准备要一个孩子,我由于常年不运动,身体很虚,我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迎接这个宝宝。这个时候,运动对我而言就具有了实际意义,所以我也真正运动了起来。

所以如果想立不会倒的 flag,首先就问问自己,这个 flag 对你来说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?因为人是特别会“省力”的物种,如果一件事情不是必须要做的,那么他大概率就不会做了。

02 

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制定目标更重要

我们都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,但是真正做出改变却非常难,为什么呢?

年初我读了《掌控习惯》这本书,书中给出了两个原因,我特别受启发:

第一、我们根本没有找对要改变的东西。 很多人想要改变的时候,总是把注意力放到结果上,比如我要减肥、我要出书,这些都是结果。

如果只盯着结果看,就很容易因为结果迟迟未达成而意志力耗尽,最终导致放弃。所以要不重结果而重过程,也就是注重行为习惯的改变,如果你能每天坚持运动,坚持写作,早晚会达成这个结果。

第二、我们试图以错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习惯。 如果你从未改变支配着你以往行为的潜在信念,你很难改变你的习惯。虽然制定了新目标和新计划,但是你还是你,并没有发生改变。

我理解的是,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与他自己的身份认同相匹配的。比如我认为我是一个守时的人,所以我几乎从来不迟到,而我又认为自己很懒散,所以只要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都会拖延。所以,除非一个人有了新的信念,渴望一个新的身份,否则仅仅设立目标和计划是没有用的。

最底层的,是要改变“你是谁”,“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”。

“想象一下两个人拒绝吸烟的情形。当有人让烟时,甲说,不用了,我正在戒烟。听起来很合理,但背后暗含的意思是,他依然相信自己是吸烟者。而乙说,不,谢谢,我不抽烟了。虽然听起来没太大差别,但它表明了这个人身份的转变,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烟民了。”

现在,如果你想要一年读 30 本书,那么你不如先让自己成为一个“阅读者”。我记得一诺曾经讲过比尔盖茨说自己是:reader、learner、teacher,这些都是从行为角度来描述的,你不妨也从这个角度来立 flag。

今年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“flag”:成为一个“有行动力的人”。之后,我每天都会对照自己的行为问自己:“我这样是不是有行动力的表现?”一天天下来,我的行动力果真就提升了一大截!

03 

敢于仰望星空,也要脚踏实地

一诺在她的新书《力量从哪里来》最后说:“我们一路走来,有许多不敢,最大的不敢是‘不敢发光’”。看到这句话时我深受震撼,我们总觉得自己不行,觉得自己就应该是一个普通人,不可能像别人那样优秀。

“我们质疑自己,我算老几啊,我怎么可能充满智慧、英俊靓丽、才华横溢、魅力无限?”正是这种信念限制了我们,它让我们不敢发光,不敢有更大的梦想,不敢抬头仰望星空。

今年的冬奥冠军谷爱凌在“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”比赛项目中最后一跳时,大家都说左旋转是她不擅长的,而就在这个不擅长的点上,她勇敢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尝试,跳出了比右旋转还要高的成绩!平稳落地后,她激动地跪在地上,为自己欢呼!

所以,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!

“使自己渺小,并不能帮助世界。放低自己,让周围人有安全感,并不能启发别人。我们都应该光艳照人,像所有孩子一样…… 当我们允许自己发光时,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允许他人发光。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后,我们的存在也自动解放了他人。”

除了勇敢地仰望星空,我想更重要的是,脚踏实地,日拱一卒,渐变而非突变。

我发现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,就是以为“只要到了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,一切都能突然发生改变,我们也能从这个状态突然跳转到另一种状态。”所以我们总喜欢等待某一天的到来,常见的句式就是“等……我就……” 比如,“等我有钱了,我就去环游世界”。

但实际上,人的状态是连续的,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不会有太大区别。有人说,“你如何过一天,就如何过一生。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,但是如果回顾你过去的人生,大多数人会发现其实自己一直都没有变。

只要我们的习惯(包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)没有真正改变,我们就会一直在一个循环里打转,永远跳不出去。

但人生又是由无数个当下叠加成的,你只要能过好每一个现在,就能够过好整个人生。这也是我今年最大的一个感悟。

《掌控习惯》里还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:你采取的每一个行动,都是投票给了你想成为的那个人。

新的一年,希望你能和我一起从掌控习惯开始,来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
至于如何掌控习惯,这本书的作者给出了四大定律:

1. 让它显而易见

2. 让它有吸引力

3. 让它简单易行

4. 让它令人愉悦

免责声明: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长征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作者和长征网共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长征网”。纸媒使用稿子,须告知本网站,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,由纸媒支付稿酬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XX(非长征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。长征网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,所有投稿的作者,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。

返回顶部